全球搶礦、巨頭轉身;全球芯痛、中國領跑;巨資召回、市值起飛;綠電點亮、回收風起;創(chuàng)新先行、儲能快跑……2021年,電池新能源行業(yè)陣痛與希望并存。
一年又如許,萬事更須忙。電池網整理了2021年電池新能源行業(yè)十大國際新聞,復盤陣痛與希望并存的2021年。
這一年,鎳、鈷、鋰“一礦難求”,全球礦產資源爭奪戰(zhàn)再度白熱化。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傳統能源巨頭開啟“大象轉身”,加速擁抱新能源新材料。
這一年,全球車企集體芯痛,芯片荒和電芯荒蔓延。
這一年,中國電池新能源市場依舊倍道兼行,產銷連創(chuàng)新高。
這一年,資本市場“漲”聲不斷,特斯拉成為首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車企,寧德時代成為創(chuàng)業(yè)板首家萬億市值公司。
這一年,新能源車與儲能領域召回頻出,巨額召回費引發(fā)行業(yè)深度思考。
這一年,全球綠色轉型決心日益堅定,中國新能源發(fā)電量年內首破萬億千瓦時大關。
這一年,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再起風云,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賽道。
這一年,雙碳目標下,加強綠色技術突破成為全球共識,先進電池技術成為推動交通領域降碳的關鍵技術。
這一年,全球儲能行業(yè)開始進入加速發(fā)展期,華為簽下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儲能項目,儲能規(guī)模達1300MWh。
2021年10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發(fā)布了《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1)》。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球鋰礦(碳酸鋰)儲量1.28億噸,資源量3.49億噸,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鈷礦儲量668萬噸,資源量2344萬噸,剛果(金)、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最為富集。鎳礦儲量9063萬噸,資源量2.6億噸,印度尼西亞位居全球儲量第一,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資源豐富。從消費端來看,2020年全球鋰(碳酸鋰)消費量約40萬噸、鈷約17萬噸、鎳約24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2%、15.3%和7.3%。
2021年,鋰、鈷、鎳等清潔能源、戰(zhàn)略性新興礦產需求大增,“一礦難求”之下,價格集體飆升,全球礦產資源爭奪戰(zhàn)再度白熱化:12月,澳洲主力鋰礦公司Pilbara大幅下調鋰礦發(fā)貨量預測,將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財年鋰輝石發(fā)貨量預期下調至38萬-44萬噸,該公司在2021年三次進行鋰輝石精礦拍賣,最高價格達2350美元/噸(FOB,5.5%品位),遠超2016年前后鋰礦高點價格;11月,中國駐剛果(金)大使館發(fā)布通知稱,剛果(金)東部伊圖里、北基伍和南基伍三省系安全高風險地區(qū),近期以來,當地發(fā)生多起涉及中國公民的武裝搶劫和綁架等惡性案件。當月早些時候,《紐約時報》曾發(fā)文稱,目前在剛果(金)現有的19座鈷礦場中,有15座是由中國公司運營或資助;10月,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礦業(yè)公司Prony Resources宣布與特斯拉達成一項為期多年的鎳供應協議,后者將采購逾4.2萬噸鎳。
本網點評:在2021年,可以明顯感覺到,電池產業(yè)鏈利潤分配向上游原材料傾斜,很多材料的價格漲幅都超預期。多家機構預計,原料端壓力繼續(xù)增加,2022年電池領域需求較高的礦產資源供需依舊偏緊,價格或將維持高位甚至創(chuàng)出新高。
鋰、鈷、鎳等供應偏緊的背后,下游需求市場的超預期增長是主因。近日,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yè)研究院院長吳輝預計,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分別達到2240萬輛和4781萬輛。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68.4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1615GWh;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3083.5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3927GWh。
2021年,國內外車企紛紛宣布加大新能源汽車及電池領域投資,擴大“碳中和車型”的選擇范圍:長城汽車將在未來5年內累計研發(fā)投入1000億元,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兩大領域的研發(fā);大眾規(guī)劃將投資890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和數字化領域的研發(fā);豐田將在2030年前投資4萬億日元開發(fā)電動汽車,提升電池新增投資額度至2萬億日元;日產汽車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2萬億日元,加快推進電驅化產品布局和技術創(chuàng)新……另據路透社發(fā)布的分析數據,全球汽車制造商計劃在未來5到10年里投資約5150億美元來開發(fā)和制造新的電動汽車,并淘汰內燃機汽車。
與此同時,市場高景氣之下,越來越多的傳統能源巨頭開啟“大象轉身”,密集入局新能源新材料各細分賽道:??松梨?、殼牌、BP公司、杜克能源、道達爾、巴斯夫、陶氏化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兗礦能源、永泰能源、電投能源、山東能源集團、湖北宜化、貴州磷化等國內外傳統化石能源與化工巨頭們正加快布局風光發(fā)電、充換電站、氫能、電池材料等領域。
本網點評:與時代同頻,與趨勢同向,往往事半功倍。“雙碳”戰(zhàn)略目標下,能源結構轉型提速,傳統能源巨頭正按下“脫碳”加速鍵。
2021年,通用、豐田、本田、奔馳、寶馬、奧迪、大眾、捷豹路虎、雷諾等諸多車企均因芯片短缺被迫暫時停產或減產。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發(fā)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12月19日,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為1027.2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198.2萬輛,占總減產量的19.3%。AFS預計2021年全年將減產1130.9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缺芯潮下,除比亞迪外,上汽、吉利、長城、小鵬、零跑等車企也開始謀求芯片自產自研,芯片分配向新能源車型及高利潤車型傾斜成常態(tài),梅賽德斯奔馳、通用、寶馬、凱特斯拉、理想、小鵬等車企部分新車選擇暫時“減配”交付。
本網點評:雖然“芯痛”,但車企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依舊堅定,芯片企業(yè)也把研發(fā)的重心逐步轉向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方向。在2021年,自動駕駛、芯片領域吸金頗豐。例如,Momenta完成約64億元C輪融資;Waymo完成25億美元融資;地平線完成15億美元C7輪融資;商湯科技港股上市共募資57.75億港元等等。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持續(xù)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長期占據半壁江山,算上2021年,將連續(xù)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居首。同時,在全球車企市值Top 20中,中國車企也長期占據6個以上席位。
2021年12月16日,寶馬舉辦2022年“迎新年線上年會”,以“家在中國”這一感性主題描述了企業(yè)的中國戰(zhàn)略升級:將企業(yè)戰(zhàn)略與中國發(fā)展目標保持協同,秉持“中國優(yōu)先”原則,在新產品開發(fā)中優(yōu)先考慮中國市場的需求,不斷強化與中國伙伴的共創(chuàng)共贏。展望2025,寶馬集團將在中國加速推進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與中國保持同頻共進。
在動力電池領域,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fā)布的數據,2021年1-11月,寧德時代以31.8%的市占率穩(wěn)居第一,比第二名LG新能源(市占率20.5%)高出10個百分點。松下、比亞迪、SK On分別以12.5%、9%、5.8%的市占率位列第3至第5位。排名第6至10位分別是三星SDI 、中創(chuàng)新航、國軒高科、AESC、億緯鋰能。其中,與2020年同期相比,6家中國企業(yè)中5家實現了3位數的增長,而日韓企業(yè)則下行趨勢明顯??紤]到企業(yè)裝機量的差距累積,2021年全年,中國企業(yè)的領跑地位穩(wěn)固。
本網點評: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深化,中國市場的需求潛力、完善的產業(yè)鏈布局、強大韌性的經濟環(huán)境、扎實有效的疫情防控,增強了跨國企業(yè)不斷加大在華本土化布局的信心,我們相信“家在中國”的“寶馬”們會越來越多。
2021年,通用因電池安全隱患批量召回14萬輛雪佛蘭Bolt EV,召回成本約20億美元,其電池供應商LG同意向通用賠付最高19億美元;由于存在起火風險,現代汽車在全球召回約8.2萬輛電動汽車以更換電池系統,此次召回成本為1.4萬億韓元,現代汽車已與LG分別承擔三成與七成。
不僅僅是通用和現代,在2021年,還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召回:12月底,特斯拉在中國召回近20萬輛電動汽車,在美國召回47.5萬輛;12月份,華晨寶馬召回1974輛國產iX3電動汽車;8月,山西成功汽車召回5900輛純電動貨車;7月,保時捷全球召回4.3萬輛純電動轎車Taycan;6月,獵豹汽車宣布召回4117輛CS9純電動汽車……其中,在中國市場,來自市場監(jiān)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6月底,我國累計召回新能源缺陷車輛128.38萬輛,占當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22.13%。
除了動力電池領域,儲能電池也有巨資召回案例。2021年5月底,LG新能源表示,為避免潛在的火災隱患,召回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間在中國南京工廠生產的ESS電池,預計成本約為4000億韓元。此前,LG新能源也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召回ESS。
本網點評: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3億輛,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尚未突破0.1億輛,要達到3億輛的保有量,預計還需要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目前汽車召回已呈常態(tài)化,隨著市場滲透率的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召回也將成為常態(tài)化。召回是把雙刃劍,目前的輿情相對偏向負面,但召回也是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擔當的體現,同時也能倒逼企業(yè)提升產品質量與安全性能。
2021年,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賽道熱捧,相關產業(yè)鏈上市公司高市值與高增長齊現。
5月31日,國內動力電池寧德時代股價盤中創(chuàng)下429元/股的歷史新高,總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成為創(chuàng)業(yè)板首家萬億市值公司,并曾一度突破1.6萬億元,成為A股市值排名第二位的上市公司。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收盤,寧德時代總市值達1.37萬億元,在A股中市值排名第四位;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恩捷股份、贛鋒鋰業(yè)、鹽湖股份、天齊鋰業(yè)、華友鈷業(yè)、先導智能、璞泰來、天賜材料等多只鋰電池概念股市值也已超千億元。
10月25日,特斯拉在美股收盤上漲12.66%,報收1024.8600美元,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達10267億美元。
11月10日,Rivian登陸納斯達克,IPO融資120億美元,并于11月16日市值飆升至1520億美元,超越大眾,成為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的世界市值第三大車企。目前,Rivian市值雖然明顯回落,但也在保持全球車企市值Top 5行業(yè),排名位于通用、戴姆勒、福特、寶馬、法拉利等傳統車企之前。
本網點評:電池網查詢東方財富相關數據發(fā)現,A股電池新能源相關板塊在2021年集體飄紅,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收盤,新能源車板塊年內漲幅達43.75%、充電樁板塊年內漲幅達43.63%、汽車芯片板塊年內漲幅達35.48%、無人駕駛板塊年內漲幅達32.46%、鋰電池板塊年內漲幅達76.38%、鹽湖提鋰板塊年內漲幅達75.47%、鈉離子電池板塊年內漲幅達67.36%、固態(tài)電池板塊年內漲幅達71.19%、氫能源板塊年內漲幅達68.6%、儲能板塊年內漲幅達79.67%。從各大券商機構發(fā)布的研報來看,2022年,電池新能源賽道依舊將是資本市場廣為看好的高成長賽道。
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fā)布《2021年度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預測稱,2021年,全球風電、光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新增裝機總容量將超過2.9億千瓦,連續(xù)第二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IEA預測認為,未來五年內,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將進一步加快。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總量將在2020年基礎上增長60%以上,達到48億千瓦,相當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發(fā)電和核電裝機量的總和。中國將是其中表現最為耀眼的國家。IEA預計,到2026年,中國風電與光伏裝機總量有望超過12億千瓦,這也將提前4年達成中國制定的風光裝機目標。
另據國家能源局發(fā)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規(guī)模歷史性突破10億千瓦,水電、風電裝機均超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規(guī)模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發(fā)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繼續(xù)保持領先優(yōu)勢。
本網點評:2021年,低碳起航、綠電點亮:歐盟發(fā)布最新低碳發(fā)展政策“Fit for 55”,中國啟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美國推進碳中和也有所提速。隨著全球向低碳化邁進,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提出要求,是否擁有綠電,已成為新建項目選址的重要考量。
2021年,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再起風云,利好政策接連出臺,相關產業(yè)鏈公司布局提速,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這一領域。
在國際市場,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部門位于薩爾茨吉特的電池回收試點工廠2021年年初已投入運營;日產汽車計劃在2025財年結束前在美國和歐洲建立新的電池回收工廠;Battery Resourcers宣布與本田汽車達成鋰離子電池回收協議;SKI計劃在2022年開始實施電池回收計劃,并預計在2025年回收30GWh的電池;LG新能源與Eco Pro集團正開始將電動汽車電池回收業(yè)務商業(yè)化,雙方計劃將1.5萬噸廢電池中的40%以上作為電池的核心材料進行回收;巴斯夫計劃在其德國施瓦茨海德正極活性材料(CAM)生產基地新建電池回收試驗裝置,并計劃于2023年初啟用裝置;Northvolt宣布將提升瑞典Revolt Ett回收工廠的年回收產能至12.5萬噸電池……
在國內市場,光華科技宣布擬投資4.54億元,在現有廠區(qū)內建設廢舊鋰電池高效綜合利用暨高性能電池材料擴建項目;格林美擬投資18億建設新能源材料項目與配套原料的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項目,在十四五期間還計劃在歐洲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工廠;總投資120億的肥東國軒電池材料基地已開工,建設內容涵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前端原材料和后端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天奇股份擬投50億在未來5年內以廢舊鋰電池原料為主導,建設年產3萬噸三元前驅體及1.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項目;天賜材料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10萬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寧德時代投320億開建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yè)園項目……此外,2021年,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企業(yè)名單已發(fā)布三批,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yè)“正規(guī)軍”擴充至47家。
本網點評:動力電池回收千億規(guī)模待啟,風口已來!目前,動力電池“退役潮”,特別是回收利潤更高的三元鋰電池“退役潮”,還未真正來臨,理論可回收量與實際回收量懸殊較大,相關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與監(jiān)管力度均有待加強,企業(yè)盈利模式也尚未明朗,市場亂象不斷。但是,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前景毋庸置疑,在政策、資本、資源等多種力量的助推下,產業(yè)鏈企業(yè)投資布局熱情較高,上下游企業(yè)在回收領域的合作也在進一步深化??梢灶A見,隨著規(guī)模的不斷擴容、回收體系的完善、政策監(jiān)管的加強,電池回收市場將逐漸走向良性發(fā)展軌道。
2021年12月28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發(fā)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指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深入發(fā)展,新技術不斷突破并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在政府的各類頂層設計中,“創(chuàng)新”已成為高頻詞。同時,企業(yè)層面也在加快先進技術的研發(fā)與產業(yè)應用。
剛剛過去的一年,國內外多家車企與電池企業(yè)宣布了重金加碼科技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Northvolt與沃爾沃宣布將在瑞典哥德堡建立電池聯合研發(fā)中心;大眾投資7000萬歐元建立新的電池研發(fā)中心,奧迪也宣布將在巴符州內卡斯烏爾姆工廠建立高性能電池研發(fā)中心;福特汽車成立全新的全球電池創(chuàng)新中心Ford Ion Park,并斥資1.85億美元在密歇根州東南部籌建合作性學習實驗室;SK On已設立下一代電池研發(fā)中心,并計劃建設試驗生產線;寧德時代在最新的450億元定增方案中,70億元擬投向寧德時代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fā)與應用項目;蜂巢能源已經投入了超過50億研發(fā)費用,未來5年還要投入252億人民幣……
本網點評:長期以來,在媒體的采訪提問中,很多企業(yè)都會被問到“在技術層面國內外的差距有多大”、“中國還要多少年才能趕上日韓水平”等等問題。2021年,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常常聽到可以這樣自信的回答:“在電池新能源領域,中國已經領先了!”隨著綠色低碳技術廣泛應用,創(chuàng)新體系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幅躍升,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yè)正朝著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不斷邁進。
2021年,全球儲能行業(yè)開始進入加速發(fā)展期。10月18日,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與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該項目儲能規(guī)模達13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儲能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離網儲能項目。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fā)布的預測數據,全球儲能市場在2030年前將以33%的年均復合速率增長,累計裝機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358GW/1028GWh,是2020年底17GW/34GWh規(guī)模的20倍以上,并將在2021年至2030年間吸引到2620億美元的投資。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yè)研究院院長吳輝的預判更為樂觀:在2025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電站的累計裝機規(guī)模將達到150GW,到2030年將達550GW。
本網點評:2021年兩次海外能源危機——美國德州電力危機以及歐洲天然氣危機,以及國內多地出現的拉閘限電現象給能源轉型敲響了警鐘:推進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必須循序漸進,切忌一刀切。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為保障清潔能源安全穩(wěn)定運行,儲能產業(yè)必將邁入規(guī)模化、高增長發(fā)展新時代。
來源:電池網